English

好选题书要好好编著

2006-11-07 17:10:00 来源:博览群书 陈老萌  我有话说

近来关于介绍旧期刊的出版物多了起来,其中很有些不俗之作,前读张伟先生的《尘封的珍书异刊》?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?即是,它或许见证着空谈学风有了改善。顷又见《中国创刊词》,787×960的大开本,四百多页,五十万言,不仅重现了不易寓目的昔日文本,而且配套多种相关文字,除创刊时间、地

点的说明,另有创刊词作者小传、“创办背景”及“焦点评析”。这些于读者均大有裨益。此外配有许多配图,不乏罕见者。

这不是一项轻而易举的工程,编著者却看得太过容易了。编后记说:“原以为三个月便可将此书脱稿的,不意竟费时半载余,这是大大出乎意料之外的事体。”这意思在于认识到编著此书的艰巨性,表达效果正好相反,透露了对艰巨性认识的何其不够。捉摸编后记行文,好像编著者是单枪匹马。凭个人之力,单收集众多资料非数月之工不可。即使已作多时准备,那么剪剪贴贴亦费时不可少。再有不能剪贴的若干说明文字,费时尤多。更有那五六十篇“焦点评析”,每篇两千字左右,应该是一篇篇言简意赅的议论,全数不下十万言,没有半年乃至一年,岂能完成得好。我这是算的一笔死账,在当下活络的编家们的眼里,或许会被嘲笑迂腐。

不过,编著此类书宁可“迂腐”些好,活络了就难免这里那里出问题。粗略翻翻《中国创刊词》,果然如读“编后记”时所担心,仅就我比较熟悉的文学期刊,问题已多多。现略拾少许,稍作归类,分述于后。

文本不实。按《中国创刊词》书名,创刊词文本是书的主体,可这主体便大有问题。书中所录施蛰存执笔《现代》杂志的《创刊宣言》,取我家藏原刊影印本对照,竟然是掐头去尾删了中间的处理品。原文计六段,所录仅剩三段,篇幅则为原文的三分之一,字数由原三百左右减到不足一百。仅存三段也有差异,第一段(原文第二段)是“本文艺月刊是一个普通的文学杂志,不是同人杂志。”原文是“本志是普通的文学杂志,由上海现代书局请人负责编辑,故不是狭义的同人杂志。”更令人惊讶的是,《创造周报》的创刊词原系郭沫若诗歌作品《创造工程之第七日》,编著者不录,却不知从何处移来一篇学术刊物的“发刊词”(无暇查考)冒名替代,风马牛不相及。其“焦点评析”倒是引用了这首诗,只作旁引资料,不知这才是真正的诗体发刊词,未免发噱。所录创刊词,《现代》的劣、《创造周报》的伪,书里其他创刊词是否还有伪有劣呢,不敢保证了。

史料不确。本以史料见长的读物,其史料不信,实在要命的事。《自由谈》同名期刊多份,此书介绍的是办于三十年代著名的《申报》文艺副刊,系黎烈文主编。头尾配图却不是这份报纸副刊,均为影印的四十年代吕白华主编的《自由谈》杂志同一幅封面,赫然写明“第一卷第一期”。何以报和刊不辨?介绍《现代》月刊,题图和尾图又均是影印的《现代评论》。编在上海的《现代》月刊何以与北京的《现代评论》周刊混淆不清?刊物的名称不一,何况当年两者皆曾名噪一时?且日后都成为文学史经典刊物。类似拉郎配式的错误再而三四,介绍靳以、郑振铎联合主编的《文学季刊》,配图混入傅东华、郑振铎编辑的《文学》(实茅盾主其事),发刊词的作者又变成巴金,列巴金小传;介绍1956年创刊的《萌芽月刊》,刊名应是《萌芽》(半月刊)。题图配的是1930年出刊《萌芽月刊》,尾图影印《萌芽》半月刊创刊词,竟又注为“当年鲁迅与冯雪峰合办的《萌芽》”,好似侯宝林相声说的关公遇了秦琼。

空白不宜。此书体例设创刊词作者小传,当然有助理解文本。但多处注“不详”两字了事,留下不应有的空白。有的作者系原刊未予注明,如五十年代的《萌芽》半月刊,以及所录八十年代的多数报刊,实难为无米之炊。或虽注明,乃无名之辈,如《滨江日报》的“秋鸿”,不详亦情有可原。但已经注明,作者亦属名流,却不去查阅资料,那是编著者的失职。写《申报》“自由谈”副刊发刊词的黎烈文,有其简介的文学词典远不止三两种,记得还出过他的单行本传记,查阅起来并非难事。至于为《现代》杂志写《创刊宣言》的施蛰存,乃著名作家,其小传资料更容易查阅,何故省此举手之劳。

评析不妥。原指望编著者的“焦点评析”有助读者阅读创刊词,结果失望得很。不少“评析”既不诠释文本含义,也欠评论该刊相关内容,拉拉杂杂,顾左右而言他。《萌芽》那篇“评析”,总共不满两千字的,刚引述几句创刊词,即说《萌芽》杂志造就出一个姚文元,由此笔墨滑到姚的身上,费千余字大写姚在“文革”中批《海瑞罢官》为毛泽东赏识的是是非非。最后话题回到《萌芽》本身,只剩了两行六七十字,喧宾夺主得惊人。《礼拜六》的“焦点评析”,大段引述周瘦鹃文《闲话〈礼拜六〉》达千余字,编著者言仅五百字,当属周瘦鹃的“评析”。对《现代》杂志的“评析”,已不再标明引用,将他人的“评析”归为编著者自己名下。几乎全文照抄施蛰存撰写的《重印全份〈现代〉引言》,却不见引号,不见“施蛰存”名字。此一例大概已非“不妥”二字所能概括的吧。

至于书中说明文字的错讹,诸如指北京刘绍棠为上海《萌芽》编辑;把京派女作家林徽音当海派男作家林微音列入《申报》“自由谈”副刊撰稿人名单;1926年3月16日《创造月刊》创刊日期误定2月21日,细而琐碎,不赘一一。

普及读物貌似容易编著,实大不然。不仅态度要认真,而且要具备学养。它不苛求创新,但讲究准确。数十年前,写过巨著《诗词格律学》的王力先生为一般读者又写了小册子《诗词格律十讲》,广受欢迎,堪称范例。《中国创刊词》的序言自许其“苦心孤诣地‘寻寻觅觅’”,似乎欲追步先贤,并自信“在无法改变浮躁和孤独的日子里,本书可能正是‘一种冷静而可靠的朋友’。”然而这个“朋友”,并不可靠,仍近乎浮躁。随着学风转向务实,史料类图书可能成为出版热门。可是,好的选题好的创意,不能好好地编著,照样成不了好书。商家们看准出版势头的话,急抓写手,粗制滥造,将添出许多垃圾读物,其害尤甚于宏论空谈。

(《中国创刊词》,古敏编著,时事出版社2005年11月版,46.00元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